- 您的位置:
- 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
- 全部标准分类 >>
- 团体标准 >>
- AFFI >>
- T/AFFI 056-2025 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适用范围: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苹果郁闭果园的改造后预期技术指标、间伐、树体养护管理、品种改优、树体保护、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管理、采收与分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一师郁闭苹果园的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10651鲜苹果NY/T268绿色食品苹果NY/T1086-2006苹果采摘技术规范NY/T1505-2007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NY/T2384-2013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郁闭果园是指果园内因高密度种植导致树枝相互缠绕,造成了林冠的过度闭合,树冠通风和光照条件较差,促使无效枝叶增多、花果少、质量差、病虫滋生,增加了果园农事管理难度。3.2行间冠间距相邻植株之间树冠最外围边缘的横向距离,是评估果园植株群落结构及其微环境条件的关键指标之一,为确保植株间有适宜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一般间距﹥100cm为宜。3.3株间交接率是评估果园植株分布和生长条件的关键指标之一。该指标通过公式=(冠径/2-株距)×100%,反映了树冠相互之间的接近程度。在果树种植管理中,理想的株间交接率<15%,以确保每株果树都有充分的空间生长,从而获得适宜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促进健康的果实发育。3.4果园覆盖率指的是果树冠层的投影面积与整个果园土地面积的比值。3.5树冠透光率指在正午时分,穿透树冠并在地面形成的光照斑点总面积与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的度量。3.6叶果比果树的总叶片数与总结果数之比我们称之为叶果比3.7优质果率指单位面积一级果、二级果产量之和与总产量占整体产量的比例,用(一级果+二级果)/总产量×100%计算。3.8疏枝是对树冠内部密集生长的枝条进行精细的剪除。疏枝应在大枝的基部进行,锯口左右对称,避免造成斜口或留下枝桩。3.9落头是将树木的第三层的部分主枝和中心干锯除,以此来打开上方光路,让阳光直射到内膛,提高内部枝叶的光合作用效率。3.10间伐通过实施行间和株间的间歇性抚育伐或选择性的单株划除,对留存的树体进行结构优化和生长调控。3.11隔行去行对树龄至少为15a的的盛果期乔砧果园,或栽植密度(2~2.5)×(3~4)m的高密度乔砧果园,若果树冠层严重郁闭导致光照不足,应进行一次彻底的间伐作业,以直接解决郁闭问题并恢复果园光照和通风条件。3.12隔株去株对树龄10~15a、栽植密度3×(3~5)m的中密度并已发生中轻度郁闭的苹果园进行隔株间伐。间伐前要先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对永久株进行补偿性扩冠,对临时株进行缩冠控制;待永久株扩冠达到预期目标后,将临时株伐除,以优化光照条件和空间分布,促进果园内永久株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升。4改造后预期技术指标改造后果园园相整齐;行间梢头距100~150cm;株间交接率<15%;果园覆盖率70%~80%;树冠透光率>25%;树冠高度为行距的2/3~3/4;亩留枝量为冬剪后6~8万条;果枝量占总枝量的70%左右;目标产量为2500kg/666.7m2~3000kg/666.7m2;合理的叶果比为45:1~50:1;优质果率80%以上,一级果50%以上。5间伐5.1间伐原则基于果园密度、树龄、郁闭程度,施行“隔行去行”“隔株去株”两种方式进行间伐,该过程应逐年分阶段执行,一般在3至5年内完成。在间伐过程中,必须明确辨识并区分永久与临时行、株,合理界定主次关系,并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此外,还应考虑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以及树种特性,以确保间伐后的林分能够促进树木的健康成长和提升果实产量。5.2间伐时期间伐宜优先从果园“大年”开始,尽量选择花量充沛、树体生长健壮且预期间伐后既不会对产量造成显著影响也不会引起树势剧烈波动的年份进行。5.3一次性间伐落叶后,确定永久株(行)和临时株(行),对永久株实施一次性的抚育间伐,针对严重郁闭的果园执行“隔行去行”,对中度郁闭的果园采用“隔株去株”策略,以此来扩宽株、行间距,降低果园密度,达到最佳生长密度。5.4计划间伐对临时株落头,逐年采取稀疏或修剪手段,去除阻碍永久性枝桠生长的粗大枝条,从而减小树冠体积。对永久株持续扩展树冠,依据合适的树形进行调整,以培育稳固的植株骨架和果实分枝。在3~4a内完成永久株的结构调整,然后伐掉临时株。6树体养护管理6.1树形调整基于树体原有结构、间伐强度、生长环境及土壤状况,精准制定并灵活掌握永久株目标树形。一般要求:小冠疏层树形:将基部三主枝开心形调整为小冠疏层式,树干高度控制在80~100cm,主枝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3枝,第二层2枝。每个主枝配备1~2个侧枝,层间距为1~1.2m。在层间保留2~3个辅助枝,若辅助枝妨碍主枝生长,则逐步修剪直至清除。培养上层主枝2~3a后,进行落头开心处理。每亩枝数控制在6~7万个。改良纺锤形:主干疏层形改为改良纺锤形,中心干保持直立。基部首层保留3个主枝,并适度修剪,从中心干基部以上50cm处起,每30cm保留1个向上螺旋上升的小主枝,错落有致,限制主枝数量在10个以下,每亩枝数维持在7~8万个。。开心形:中心干上保留3~4个主枝。若为3个则呈120°分布,每枝间隔约20cm,分枝角度控制在60~70°;若为4个则以90°分布。主枝上不再保留较大侧枝,调整后每亩枝数限制在6~8万个。6.2抬干疏除基部主枝,将干高提至80~100cm,针对过多基部主枝,优先清除伸向行间的,随后逐年疏除对生及轮生枝,分2a~3a完成,每年处理1~2个。6.3控冠遵循短留长、小留大、弱留强、斜留直立的原则,对于永久株逐步缩减行间伸展的粗大枝、旺枝,促使斜向行间的侧生枝发展。保持行间冠间距在100~150cm,株间交接率<15%。根据树势强弱进行修剪,树势充沛时应轻剪。6.4开角疏枝后留下的大枝,通常采用“三据”方法拉到与主干夹角80°~85°,确保全树枝条均匀分布,以利于平衡生长和稳固树形。6.5疏枝优化优先移除主干上的对生枝、轮生枝、重叠枝、冗余辅助枝、过渡枝及衰弱枝;主侧枝背上的直立枝、萌蘖枝、徒长枝、过密枝及病残枝;以及主枝延长头的竞争枝。对于超长主枝,实行转主换头,回缩至冠幅标准。依据树形培养目标,观察主枝布局及密度,从粗枝开始逐步疏除,至侧枝和结果枝。6.6落头标准落头高度为行距的2/3~3/4。在落头部位选择粗度为主干1/3~1/5、分枝角度50°~70°、生长中等的骨干枝作为新领导枝。6.7结果枝培养与更新培养结果枝重点在于培养单轴下垂的枝组,利用主枝及侧枝两侧的平斜健壮营养枝,通过放、拿、捋、拉等手段形成大量单轴下垂结果枝3~5a后进行枝条更新,包括:a)将衰弱枝条回缩至健壮分枝。b)对原枝后部重疏枝,促使伤口后部抽生新梢,培养为备用结果枝。c)春季萌芽前,在原结果枝中后部或两侧刻芽促枝,或在中央干适当位置刻伤以刺激新枝生长。6.8夏季辅助修剪调整背上旺枝及斜上旺枝至90°~120°;实施环割促花;在新梢半木质化时,软化并调整方向;刻芽促进光秃部位萌芽;疏除过密旺枝;每隔25cm保留一新梢并拉平或下垂,多余枝条予以疏除。7品种改优对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的老品种果树,通过高接技术更换品种。选择主干附近直径3cm以内的侧枝8~10个进行嫁接。8树体保护移除直径>2cm的枝条时,锯口为光滑斜面,并及时涂抹愈合剂,预防根腐病原菌污染。果园清理后,全面喷洒石硫合剂进行植株保护。9土肥水管理9.1果园生草行间自然生草,在每年的4月上中旬清除直根系草,保留生长一致性和分布均匀的草。人工播种如三叶草、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等,适宜在春秋两季进行,草高>20cm时刈割并用作果树树盘的覆盖物。9.2肥水管理9.2.1基肥基肥应在苹果收获后的9月中下旬~10月上旬进行。主要采用熟化的农家肥,混合少许过磷酸钙和钾肥,或是生物有机肥料。按照每kg苹果产量施用1.5~2kg的农家肥,并结合当年施用的氮、磷肥量,分别按1/3和1/2的比例施用化肥。施肥方式包括在树冠下机械开沟施肥,深度控制在30~40cm,也可采用撒施或穴施方法。9.2.2追肥追肥分3次进行:第1次在土壤解冻至芽苞膨胀前,以尿素为主,施用75kg/hm2;第2次在5月~6月的花芽分化期,以磷、钾肥为主,分别施用磷酸二铵450~600kg/hm2,硫酸钾600~750kg/hm2;第3次在7月~8月果实膨大期,主要施用硫酸钾750~1050kg/hm2。沟灌环境下在树冠边缘处开沟施肥,深度20~30cm,并在施肥后立即灌溉。滴灌环境下则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肥期内进行总量控制和少量多次进行。9.2.3水分管理在关键生长阶段,如芽苞膨胀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以及封冻前,依据土壤湿度情况,进行1~2次灌溉,可选择沟灌、滴灌或喷灌方式。10花果管理10.1人工疏花疏果根据果树品种特性,在花序分离期,每20~25cm保留一个花序。10.2疏果定果在花后10~30d进行疏果和定果,每个花序保留1个果。对于大果品种,同一枝条上果实间距应为20~25cm;中果品种则为15~20cm。选择果形端正、果柄长的果,优先保留生长健壮且果顶向下生长果,少留侧向和背面生长的果。10.3果实套袋与除袋按照NY/1505-2007的规定执行。11病虫害管理按照NY/T2384-2013的规定执行。12采收与分级12.1采收采收按照NY/T1086-2006的规定执行。由外到内、从上到下分批采收,及时预冷入库。12.2分级按目标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进行分级,果品质量标准应符合GB2762、GB2763、GB/T10651、NY/T268等标准描述要求。
- 其它标准
- 推荐标准
- CBWQA/T 0001-2013 自动定压补水真空脱气机组
- CBWQA/T 0002-2013 螺旋空气分离器
- CMMA/T 1-2015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
- CQJTG/T E02-2021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 CQJTG/T E03-2021 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CQJTZ/T A05-2024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 T/31SCTA 001-2017 工业大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采集接入
- T/31SCTA 003-2017 工业大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处理
- T/31SIOT 001.2-2017 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规范 第2部分:系统间通信协议
- T/31SIOT 001.6-2017 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规范 第6部分:信息管理与应用
- JZ/T 1-2015 全屋定制家居产品
- T/ACSC 02-2022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T/AHEMA 25-2022 餐饮油烟排放在线监控系统运维技术规范
- T/BAS 001-2020 标准化服务机构服务规范
- T/BBA 02-2021 铝合金-聚氨酯复合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