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查标准

QQ交流1群(已满)

QQ群标准在线咨询2

QQ交流2群

购买标准后,可去我的标准下载或阅读

T/HVIA 01-2024 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09-06 实施日期 :  2024-09-06

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技术规程,葡萄栽培环境条件、园地建设、苗木种植技术、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GB/T20202农业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吹塑棚膜GB/T51057种植塑料大棚技术规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69葡萄苗木NY/T857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628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规程DB13/T5593设施葡萄棚架式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避雨防雹栽培cultivationforrainandhail在葡萄树冠上搭建棚架并覆盖有一定拉伸强度的塑料膜,防止雨水、冰雹直接降落在葡萄叶片和果穗上的一种栽培模式。小V平棚架smallVflattrellis距地面适宜高度架设主蔓丝,主蔓丝上方搭建网架,主蔓为T形或H形,葡萄新梢与主蔓一定角度向上绑缚在水平网架上,蔓梢呈小V平棚状。飞鸟架birdcage距地面适宜高度架设主蔓丝,主蔓丝上方搭建网架,主干与主蔓成厂字形,葡萄新梢与主蔓一定角度向上绑缚在水平网架上,新梢与相邻行新梢近交接时自然下垂,蔓梢呈飞鸟状。脱枝prune新梢被触碰或绑缚时脱落的现象。花盖顶petiole葡萄在五叶一心期前后出现花序与新梢齐长或超过梢头的现象。蘑菇渣mushroomresidue采用秸秆、木屑、棉籽、麦麸等材料生产食用菌出菇后形成的基质残渣。信使花firstflower在葡萄园中每个作业区开放的第一朵花。成叶摘心leafpinching摘心部位的叶片达到成龄叶片面积1/3时的一种摘心方法。4设施材料和类型材料要求棚膜厚度大于等于0.10?mm;聚乙烯棚膜力学性能、透光等符合GB/T4455要求;乙烯-乙酸乙烯棚膜力学性能、透光等符合GB∕T20202要求;钢材、紧固件、荷载要求应符合GB∕T51057的要求。设施类型4.2.1简易避雨防雹棚跨度3m简易避雨棚采用水泥立柱,立柱密度3?m×4?m,棚肩高2.0?m,拱高1.2?m~1.25?m;每作业区面积3600?m2~4800?m2,每作业区前后留2?m~3?m作业路。生长季只覆盖顶膜,四周架设防鸟网。非埋土防寒栽培冬季棚四周加棚膜全封闭,葡萄不下架埋土;埋土防寒栽培下架埋土。跨度6?m简易避雨棚边柱采用方钢,心柱采用水泥立柱,立柱密度6?m×4?m,肩高2.0?m~2.5?m,拱高1.8?m;每作业区面积3600?m2~4800?m2,前后留2?m~3?m作业路。管理同4.2.1.1。4.2.2单栋避雨防雹棚肩高1.8?m~2.0?m,跨度9.0?m~12.0?m,拱高1.8?m~2.0?m,长度60?m~80?m,大棚间距2?m~3?m。棚两侧架设卷膜器、防鸟网,冬季卷膜器放下全封闭,葡萄不下架埋土。4.2.3连栋避雨防雹棚肩高2.5?m~3.0?m,跨度6.0?m,拱高1.8?m,拱与拱之间有退水槽,棚长60?m~80?m,宽60?m~80?m,总面积3600?m2~4800?m2,棚间距3?m~4?m。棚四周和拱两侧架设卷膜器防鸟网,冬季卷膜器放下全封闭,葡萄不下架埋土。5栽培环境条件环境质量应符合NY/T857的要求。生产环境要求5.2.1建园环境选择园地交通便利,水源和土壤无污染,排水好,有灌溉条件,光照充足的平地或坡度低于15°的阳坡。5.2.2土壤状况选择选择pH值6.5~7.5,有机质含量1.0%以上,耕作层大于等于0.3?m以上的土壤。6园地建设土壤改良6.1.1土壤改良方法定植带(宽×深)1.0?m×0.6?m,亩施入腐熟的羊粪:牛粪:蘑菇渣:园土比例为1.0~2:0.5~2:0.5~2:5~8,同时施入硫酸钾钙镁肥100?kg~200?kg+生物菌肥500?kg+微生物菌剂3?kg,混匀灌水备栽。羊粪、牛粪、蘑菇渣的比例依土壤质地进行调整,黏质土壤增施牛粪、蘑菇渣,砂质土壤增施羊粪、蘑菇渣。6.1.2定植带模式起垄模式:起垄高度为0.15?m~0.3?m,第1年起垄宽度为1.0?m,随土壤改良逐年增加至1.5?m~2.0?m;简易避雨防雹棚葡萄种植采用起垄模式,单栋避雨防雹棚和连栋避雨防雹棚葡萄种植可选用。平地模式:第1年定植垄宽度为1.0?m,随土壤改良逐年增加至1.5?m,单栋避雨防雹棚和连栋避雨防雹棚葡萄种植可选用。避雨防雹棚搭建土壤改良后,搭建连栋避雨防雹、单栋避雨防雹、简易避雨防雹棚。7苗木种植苗木选择与质量要求选用嫁接苗,砧木选择贝达、SO4、5BB、3309、抗砧3号,盐碱地砧木不宜选贝达。苗木质量应符合NY/T469的要求。定植密度以生产为主的园区采用飞鸟架、小V平棚T形架,株行距均为1.5?m~2.0?m×3.0?m;观光采摘型园区选用小V平棚T形架或H形架,株行距分别为2.0?m×3.0?m和3.0?m×6.0?m,结果后逐年间伐,最终形成6.0?m×3.0?m和6.0?m×6.0?m的株行距。定植7.3.1定植时间秋天定植:葡萄落叶后定植,定植后整株埋土。春天定植:当避雨防雹棚内土壤0.1?m处温度达到10?℃以上时定植。7.3.2定植位置苗木定植在垄的中间,首尾两端苗木采取单穴双株定植,距离棚边4?m。7.3.3苗木处理及种植方法苗木处理将苗木在清水中浸泡12?h~24?h,苗木接口上剪留3?个~4?个饱满芽,剔除嫁接膜,根系剪留至0.1?m~0.15?m。整理后的苗木,用600?倍~800?倍海藻或氨基酸溶液+800?倍40%辛硫磷+800?倍50%多菌灵或800?倍的75%百菌清混合液浸泡5?min消毒处理,根系蘸600?倍海藻肥配制的泥浆后定植。种植方法定植穴直径0.4?m,深0.3?m,穴底呈馒头状,顶部低于垄面0.1?m,使苗木根系舒展于四周,回填。栽植深度参考原育苗时埋土深度,根茎处与地面平齐,嫁接口应高出垄面0.1?m以上,使用表层土栽苗,浇透水并覆盖地膜。幼树管理7.4.1幼树整形“飞鸟架”整形“飞鸟架”适用于各种避雨防雹栽培。主蔓丝高度1.3?m~1.5?m,主干长到超过主蔓丝0.3?m时,直接压倒到主蔓丝上,沿主蔓丝向前生长,主蔓长至相邻主蔓交接后摘心,形成“厂”字形主蔓;非埋土防寒采用直立主干,埋土防寒采用顷斜式主干,与地面形成300~450角度。主蔓上副梢长至0.02?m~0.03?m时,用98%的缩节胺600?ppm控旺,副梢按4叶反复摘心。“T”型整形“T”型架适用于非埋土防寒避雨防雹栽培。主蔓丝高度1.5?m~1.6?m,主干长至高出主蔓0.3?m时在主蔓下0.15?m处摘心,选用顶端两个长势均匀的副梢左右沿行向主蔓丝生长,培养成结果主蔓,主干上的副梢采用1?叶绝后摘心;主蔓长至相邻主蔓交接后摘心。主蔓副梢管理同7.4.1.1。“H”型整形“H”型架适用于非埋土防寒避雨防雹栽培。主蔓丝高度1.5?m~1.6?m;主干长至高出主蔓0.3?m时在主蔓下0.15?m处摘心,选用两个长势均匀的枝条沿垂直于行向方向生长,培养形成主蔓,主蔓上除延长梢外的新梢全部1?叶绝后摘心;主蔓生长约1.7?m时,摘心至约1.5?m处,选留两个长势均匀的新梢沿行向伸展,培养形成结果主蔓;主蔓长至相邻主蔓后摘心。主蔓副梢管理同7.4.1.1。7.4.2成型后冬季修剪修剪时间落叶后2?周至伤流开始前1?个月。修剪方法采用短梢修剪方法,每个结果母枝留1?个~3?个芽。剪口处距离芽不小于0.05?m。结果树管理7.5.1催芽催芽时提前1周灌足水,使用单氰胺或其它破眠剂涂芽解除葡萄休眠,见伤流后,使用清水喷施枝条至滴水,待枝条表面水干后,用50%单氰胺25?倍~30?倍涂芽,顶芽不涂。使用单氰胺涂芽后2?d,有吊喷设施的园区,可每天对枝条喷洒1?次清水,喷水至枝条滴水即可。7.5.2抹芽、定梢萌芽后抹除副芽、弱芽、多余的芽。见花序后定梢,主蔓同侧间隔0.15?m~0.2?m。如出现花盖顶现象,双花序及时抹除一个,严重时亩追施4?kg~5?kg速效氮肥1?次。7.5.3摘心欧美杂交种见信使花时主梢成叶摘心,欧亚种花后主梢成叶摘心;花序下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上副梢1?叶绝后摘心。7.5.4枝条引缚在架面上离主蔓两边各0.3?m处固定绑缚。出现脱枝现象及时控水、控氮。水肥管理7.6.1施肥原则按照NY/T394的规定执行。7.6.2幼树期出卷须后每10?d滴灌1次高氮型水溶复合肥,亩用量1?kg~2?kg;上架后每5?d~10?d滴灌1?次平衡型水溶复合肥,亩用量2.5?kg~3.0?kg;主蔓成型后滴灌1?次高磷型水溶复合肥,8月后滴灌2?次平衡型水溶性复合肥,之后采用高钾型水溶性复合肥并保持土壤湿润。7.6.3结果期结果树施肥按照DB13/T5593肥水管理规定执行结果树土壤湿度要求萌芽前后至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5%;坐果期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果实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5%;浆果转色至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65%;果实采收后和休眼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65%。结果树叶面肥开花前后叶面喷施2?次含硼、锌复合微量元素肥,坐果后间隔10?d喷施氨基酸钙2?次~3?次;二次膨大期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有机硼+鱼小肽氨基酸叶面肥2?次~3?次。7.6.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原则应符合NY/T393的要求。主要病虫害用药应符合NY/T3628的要求。果实采收7.7.1采收标准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开始采摘,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要求。7.7.2延迟采收果实成熟后30?d内及时采摘。如延迟采收,必须在地温低于20?℃,气温低于14?℃前完成采收。挂树期间保证土壤湿度在50%~60%。7.7.3采收时间清晨无露水时采收,出现降雨或灌溉后1?周避免采收。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HVIA 04-2024 设施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操作工序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0 实施日期 :  2024-12-20

设施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操作工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潜叶蛾的术语定义、防控原则、综合防控工序。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设施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技术操作工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不可缺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GB/T24689.4植物保护机械诱虫板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防控。5综合防控工序第一道工序清除田园。彻底清理田间前茬植株残体、落叶和杂草,采取集中深埋或烧毁等方式处理。第二道工序种苗检测选用番茄潜叶蛾未发生区域的种苗,移栽前3~5天抽检幼苗,发现虫害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70毫升/亩喷淋。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10和NY/T1276的要求。第三道工序虫情监测番茄定植后开始监测,每亩设置1~2套性诱剂和三角形诱捕器,放置于地面或底部高于地面0-20cm,每天观察诱捕器诱虫板上诱捕的成虫数量。板上平均成虫达5头以上进行防治。第四道工序干扰成虫交配诱捕器监测发现成虫后,悬挂番茄潜叶蛾迷向丝干扰成虫交配,距离地面50cm以下,亩用量40~60根,均匀悬挂,根据虫量进行调整。第五道工序理化诱控成虫应用性诱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措施诱杀成虫。设置性诱捕器+性诱芯每亩3~5个;每7天检查1次诱捕情况,根据粘虫量及时更换粘虫板,每隔30~40d更换1次诱芯;或每亩使用1套诱虫灯诱杀成虫。诱控产品符合GB/T24689.2和GB/T24689.4规定。第六道工序天敌治卵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每亩每棚每次释放1-2万头赤眼蜂,释放间隔5天,共释放3次。第七道工序生物防治监测发现成虫7天以后,于晴天傍晚或阴天,亩用32000IU/ml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150-200g,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用;或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70毫升/亩喷施。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HVIA 05-2024 越冬型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0 实施日期 :  2024-12-20

越冬型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越冬型柔性墙体日光温室的术语和定义、一般性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除承德和张家口坝上地区以外的河北省平原地区单栋越冬型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建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1183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51424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3术语和定义3.1柔性材料由防水面料与保温芯料组合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可卷放覆盖材料。3.2太阳能主动蓄放热系统借助动力循环和保温贮存装备,将温室内部分太阳辐射热等热能蓄积至水等蓄热介质,根据需要在低温时段释放到室内提升温度的热量蓄放装置。3.3气土换热式土壤升温系统的一种热量传输装置,借助动力循环装备将高温时段温室内顶部的部分空气热能导入地下,提高土壤温度。4一般性要求4.1选址温室建设选址应符合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要求,应选择光照充足、无污染、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位5m以下)、排灌方便的区域,避开洪、涝、泥石流和多冰雹、雷击、风口等地段。修建温室群应科学规划给排水、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4.2温室方位温室宜东西走向,朝向正南或南偏西不宜超过5°。4.3温室间距以冬至日前后南北栋相邻温室基本不遮光为原则,间距为南栋温室脊高的2.2倍-2.6倍。4.4温室性能正常日照条件下,冬季早晨7:00棚内外最大温差≥35℃(即温室外-25℃条件下,棚内温度≥10℃)。5技术要求5.1温室规格及性能5.1.1日光温室规格南北跨度12m(骨架外侧),其中前拱架投影跨度9.68m,后屋面投影跨度2.32m。温室顶高5.525m,北墙高4.0m,后坡仰角45°,地下保温层深0.6m,温室长度60-80m,也可随地形及用户要求确定。温室剖面图见附图A。5.1.2载荷性能雪载荷≥0.40kN/m;抗风能力:温室密闭条件下,抗风能力≥10级。作物荷载不应低于0.15kN/m2,同时应考虑卷帘电机在跨中和屋脊两种工况下的集中荷载。温室荷载设计应符合GB/T51183的规定,温室主体结构应按照GB/T51424计算构件的强度并符合相关要求。5.1.3保温性能后屋面及北墙体、山墙采用橡塑复抗老化膜整体高性能保温材料覆盖,厚度60mm,抗老化寿命≥20年。棚被采用厚度30mm全防水橡塑复抗老化膜四季保温被,使用寿命≥10年。墙体及棚被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32W/(m.K)。保温性能结合太阳能集散热系统使用,正常日照条件下,冬季早晨7:00棚内外最大温差≥35℃(温室外-25℃条件下,棚内温度≥10℃)。5.2建设标准5.2.1主体钢架前拱架、后屋面、北墙均采用30mm*80mm*2.0mm高镀锌层折弯椭圆管支撑结构,椭圆管镀锌层厚度≥210g,拱架间距1m。5.2.2南北侧基柱柱桩及拱架底座南北基础柱桩为C30现浇混凝土,规格为:p200mm*700mm(地下沟槽深-600mm,槽底下挖700mm为柱基深度),柱桩间距1.5m,北墙柱桩内置p12螺纹钢2根,南墙柱桩埋置预埋铁,规格100*100*150mm,预埋铁上部焊接30*50*3.0mm矩形方管立柱。北墙基础柱桩上部,南墙方管立柱上部,东西向整体铺设50*3.5mm镀锌角铁,作为拱架底座。角铁与预埋铁或螺纹钢之间焊接连接。棚内走道及棚外散水:采用1m幅宽复毡园艺地布,棚内走道长100m,棚外四周散水总长230m。5.2.3山墙钢桁架山墙顶高5.25m,采用双棚头钢桁架立柱支撑结构,整体覆盖橡塑覆PE抗老化膜全防水保温材料,厚度60mm。建造内容:东、西山墙钢桁架立柱基础柱桩为C30现浇混凝土,规格为:p200mm*高700mm,柱桩预埋铁规格为100mm*100mm*150mm,混凝土柱桩轴线间距2.5m。钢桁架立柱为40mm*40mm*2.0mm镀锌方管,立柱间花梁为20mm*40mm*2.0镀锌矩管,桁间距为1000mm,柱体高随连接点棚架高度,顶端与棚架采用焊接或钉燕尾螺丝方式连接。钢桁架立柱与桩基预埋铁间采用满焊连接。注意:焊接点刷环氧富锌漆进行防锈处理。每根钢桁架柱之间焊接镀锌方管横担4道,方管规格为40mm*40mm*2.0mm,用于固定软包墙体保温材料。4道横担高度(轴线)分别为:100mm、1250mm、2500mm、3750mm。5.2.4后屋面与北墙后屋面总斜长2.4m,北墙总高4.6m(地上4.0m+地下0.6m),后屋面及北墙自上而下安装7道40mm*3.0mm热镀锌扁铁,每道扁铁间安装10#镀锌钢丝或p4mm托幕塑钢线1道,用以固定及承托后屋面及北墙软包保温材料,软包保温材料为橡塑覆PE抗老化膜全防水保温材料,厚度60mm。扁铁间距从顶高点延后屋面、北墙自上而下安装间距为0mmm200mm1200mm1200mm2115mm2000500mm;另设置顶高点保温被压接扁铁、保温水槽框架承托扁铁各1道,共计9道扁铁。扁铁与后拱架斜直杆采用焊接或燕尾螺丝固定安装。5.2.5拱架拱架椭圆管型棚架,规格为30*80*2.0mm,棚架间距1m,镀锌层≥210g/㎡,满足高防腐要求。前拱架弧长12.225m,后屋面拱架长度为2.404m,北墙立柱拱架为4.715m(含地下部分0.6m)。棚架东西向纵杆为p25*2.0mm热镀锌钢管,前拱架东西向共计6根,每根间距2m;后屋面及北墙立柱拱架东西向纵杆4根,自顶高点向下间距为1300mm。前拱架与后屋面拱架斜撑杆为p32*2.0mm热镀锌钢管,长度4m。纵杆、斜撑杆与拱架之间采用专用镀锌连接件装配固定。整体抗压能力≥40kg/㎡。前后拱架与北墙、南墙钢梁基座之间,采用专用连接件固定。安装要求按GB50661规定执行。5.2.6焊接点防腐全部焊点须清除焊渣后刷两遍环氧富锌漆做防腐处理。5.3安装部分5.3.1北墙软包保温材料橡塑覆抗老化膜全防水软包保温材料(软包墙体),厚度60mm。地下埋0.6m,作为土壤防寒沟保温层,兼作为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的储热水装置的保温层。保温材料与北墙立柱及横担扁铁间采用纳米高防腐压膜槽压固,东西压膜槽压固钻尾螺丝密度≤0.5m。北墙保温材料内、外侧采用白色抗老化膜。5.3.2后屋面软包保温材料橡塑覆抗老化膜全防水保温材料,厚度60mm。软包保温材料与棚架钢支撑结构及横担扁铁间采用纳米压膜槽压固,东西压膜槽压固钻尾螺丝密度≤0.5m.5.3.3山墙软包保温材料材质及安装方法与北墙相同。5.3.4南墙基础保温材料采用厚度80mm挤塑板(XPS)作为地埋基础保温材料,保温板材需外覆抗老化PE膜(厚度≥15s)。地埋保温板以防腐纳米压膜槽夹固在基础立柱上,土回填压实。5.3.5防兜水钢网在上段膜及上风口下安装防兜水热镀锌钢网,钢网宽1.0m*2道,总长随棚体东西长度,网孔规格100mmx100mmx1.8mm,以压膜槽及钻尾螺丝紧密的固定在棚架上。5.3.6保温被保温被采用“橡塑复抗老化膜全防水长寿命四季保温被”。保温被表层PE抗老化膜及芯材橡塑卷材全部为不吸水材料,芯材防火等级B2级,导热系数≤0.032W/(m.k),设计使用寿命≥10年。保温被厚度为30mm,每块保温被之间采用热合工艺整体粘结。保温被安装需覆盖温室整体前屋面及后屋面上檐下返300mm处,棚被总弧长13.5m。保温被以专用压接扁铁固定在卷帘杆上。5.3.7卷被系统采用中置棚面自走式卷帘机;电机为380V,1.5KW,纯铜芯;减速机为五轴,额定卷重≥8吨;卷杆为q60*3.5mm国标热镀锌钢管。温室顶部安装30*80*2.0mm椭圆管防过卷挡杆,档杆间距≤10m.棚体外侧中间位置安装人工爬梯及防过卷电动行程开关。风大的地区可选装‘一抓紧’防风系统,固定在卷被系统上。5.3.8棚膜棚膜可选用高透光率PO膜等,厚度≥0.12mm,覆盖温室整体前屋面,覆盖弧长12.325m。上段膜幅宽2.5m,须选用厚度≥18s抗老化长寿膜;中段膜幅宽12m,裙膜幅宽0.75m.5.3.9卷膜器及放风系统下风口采用速比7:1手摇卷膜器;上风口采用DC24V100W电动卷膜器及小雨农智智能放风系统(TC003B升级4G版+24V适配器)。上下风口卷杆均采用中25*2.0mm热镀锌钢管,长度为温室总长+摇臂2m,共计2根。5.3.10防虫网温室上风口宽1.0m(网幅宽1.2m),下风口宽1.2m(网幅宽1.5m),均需覆盖防虫网,防虫网选用60目长寿命尼龙型防虫网槽卡入东西向通长压膜槽内固定。5.3.11温室内配电系统配电箱选用400*500*160明装壁挂式配电箱,箱内配备:100A3P塑壳总开关1个,3P63A微型断路器2只,2P32A微型断路器2只,2P32A漏电保护断路器2只。5.4储放热装置5.4.1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在北墙棚架内侧挂装专用黑色太阳能集散热水袋,其高、宽度规格为4.1m*0.95m,平均每延米安装1个。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循环水泵为220V550W专用大流量不锈钢循环泵(QCK75M),上水管为中50PPR管(8m),横向供水管为Φ32PPR管(100m)。控制器为华美沃龙XN-JSR01A太阳能集散热智能控制器,同时控制气土换热系统。在北墙人行道下方地埋PE螺纹管储水蓄热,螺纹管规格为φ600mm×3.5mm,外包被橡塑复膜保温被隔热,厚度60mm,复膜为18丝PE抗老化黑白膜。水循环装置由水泵、水管和阀门等构成,连接水袋、蓄水管和温控装置,根据棚内温度管理要求设定阈值进行自动调控系统运行。5.4.2气土换热系统温室内土壤种植区,安装地埋式气土换热装置,用以提升土壤温度。进风管选用中200PVC排水管、进风口4个,风机选用220V137W,通风量1150㎡/台·h专用高压管道风机(DPT20-66B);地埋换热风管为中160PVC排水管共8道,地埋深度600mm(底沿),每道管轴距1300mm,出风口8个。5.5智能化装备5.5.1环境监测设备温室外宜设置气象站,采集室外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RH)、太阳辐射、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参数。温室内宜设置环境信息感知设备,采集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RH)、光照强度,并支持空气CO2浓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图像信息等参数扩展。5.5.2环境控制温室宜配置环境控制柜,将环境监测设备与太阳能蓄放热系统、气土热交换系统、卷膜通风系统等连接,应采用物联网技术,具备存储、断网续传、自动网络校时、远程调控功能,可对卷帘电机、卷膜电机、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5.5.3智能设备管理部署智能化生产管控系统(软件)。系统宜以每栋温室为管理单元,可在系统后台建立温室环境控制模型,为不同用户角色设置不同权限,用户能分别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对卷被电机、卷膜电机、风机、水泵等进行远程自动控制。5.6出入口和工作间在后墙一头留出入口1个,高2m,宽80cm,出入口外部建工作间,工作间面积不超过22.5m2,高2.5m~2.7m。在山墙中部设农机出入口1个,高2m,宽2m。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HVIA 06-2024 承德坝上有机洋葱露地生产工序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0 实施日期 :  2024-12-20

承德坝上有机洋葱露地生产工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机洋葱露地栽培产地环境、种植方式、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及收获等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丰宁昌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严格有机洋葱生产,承德坝上及周边有机洋葱基地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GB5084农田灌溉水质GB3095环境空气质量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3095环境空气质量要求,洋葱种植土壤疏松且深厚、养分充足、通透性好、PH6~8的中性沙质壤土,与非葱蒜类蔬菜轮茬栽培。4种植方式露地覆膜种植。5品种选择宜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例如紫玉、新红星。6生产工序第一道工序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第二道工序整地深翻土壤25厘米~30厘米,宜使用机械耕翻,以维持土壤结构,达到旋碎旋细旋平的效果。第三道工序撒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羊粪肥2000~3000公斤、硫酸钾镁肥50公斤,采用撒肥机均匀撒施,注意清除粪底,随即耕翻入土。禁止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及污泥肥等。第四道工序育苗时间及场所3月初-3月中旬于育苗温室进行育苗,配备可移动灌溉机,水肥药一体化冲肥灌溉设备。第五道工序育苗设施消毒育苗前,采用150~300倍液大蒜油(每亩约用0.4公斤)进行棚室密闭熏蒸消毒,按照棚室内5米放置1个,棚内4角各放置1个的原则进行布置或采用45%晶体石硫合剂25倍液均匀喷洒地面及墙体、立柱进行消毒。第六道工序育苗床准备苗床亩施有机羊粪肥2000公斤,施肥机均匀抛撒,同时亩施入0.5公斤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旋耕机旋细旋碎旋平,做1米×6米的平畦,畦内平整。第七道工序机械化绳播采用种子绳播种,种间距2厘米,每畦约用种子绳300米,覆土1厘米。第八道工序苗期管理播种后用可移动灌水机及时浇透水,马上盖上透明地膜,防止夜间低温及水分流失,膜下测温,土壤温度达到28℃时,揭膜浇水,杜绝烤死种子、种苗现象。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5℃左右,促进出苗,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8℃,28℃以上通风降温。第九道工序育苗期病虫害防治每亩用1~2公斤EM菌稀释500~1000倍液喷洒预防猝倒病。苗床上方50厘米处悬挂黄蓝板,每亩悬挂30~40张,利用蓝板诱杀蓟马,利用黄板诱杀潜叶蝇和地蛆成虫。每亩用320~480毫升鱼藤酮乳油300~6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夜蛾。第十道工序炼苗当幼苗苗龄达到50~55天,幼苗3片叶或4片叶,株高15~20厘米,假茎粗0.5~0.6厘米时定植。定植前5~7天停止浇水,并将所有通风口打开昼夜通风,进行炼苗,提高大田定植成活率。第十一道工序定植作畦、安装滴灌带、覆膜定植做高畦,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每畦安装3条滴灌带,单根滴灌带的长度最好不长于50米。覆盖宽120厘米的黑色地膜。第十二道工序定植密度与方法5月中旬定植,按行距15厘米、株距15厘米在地膜上打孔,挑选壮苗进行移栽,每亩25000~30000株。定植深度以刚好埋没根部为宜,过深会抑制鳞茎生长。栽后向根部覆土,密封地膜,随定植随浇水,防止幼苗脱水死亡,提高田间成活率。第十三道工序查苗补苗定植后及时巡视田间,检查洋葱苗的成活情况,发现死苗缺苗,及时补充定植,补苗后要浇水,保证幼苗成活。第十六道工序杀虫灯诱杀15~20亩设置一盏杀虫灯,高度距地面80~100厘米,开灯时间当天下午7点到第二天早上5点。如安装智能信息素光源诱捕器,配合诱芯诱捕害虫。第十七道工序悬挂黄蓝板诱杀用竹竿将黄蓝板悬挂于距畦面50厘米处,每亩安装30~40块诱杀蝇类、蓟马。第十四道工序田间追肥浇水缓苗后进行适当控水蹲苗,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发育,蹲苗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蹲苗结束后,亩施蚯蚓液体肥10公斤、微生物菌剂0.4公斤,随水滴灌追肥1次,此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当洋葱长到9~10片叶时,进入鳞茎膨大期,此时要进行蹲苗,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促使植株生长中心向鳞茎转化,蹲苗期为10~15天。蹲苗结束后,间隔8~10天随水追肥两次,亩施蚯蚓液体肥10公斤、微生物菌剂0.4公斤,田间植株开始倒伏时,停止浇水。第十五道工序田间除草苗眼长出的杂草要及时人工拔除,走道处杂草可用除草机割除。第十八道工序生物防治害虫1、每亩用480~600毫升苦参碱稀释600~8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2、每亩用60公斤白僵菌菌液随水滴灌防治蝼蛄。3、每亩用1公斤哈茨木霉菌随水滴灌或亩用1~2公斤枯草芽孢杆菌喷雾防治软腐病等病害。第十九道工序收获当植株基部第1至第2片叶枯黄,第3至第4片叶尚带绿色,假茎失水松软,地上部自然倒伏时采收,避免雨淋,不能爆晒,以免爆皮,将洋葱分拣后分级装入网袋。第二十道工序包装物包装物应洁净无污染,并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HVIA 03-2024 南宫黄韭韭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0 实施日期 :  2024-12-20

南宫黄韭韭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南宫黄韭韭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邢台市南宫市黄韭韭根机械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668旋耕机GB10395.9农林机械安全第9部分:播种机械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GB/T20346.1施肥机械第1部分:全幅宽撒肥机GB/T23416.9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9部分:葱蒜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262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NY/T4366撒肥机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生产基地应选择集中连片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水利设施完善,便于黄韭机械化生产作业,近3年内没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规定。5生产技术措施5.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虫、抗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休眠期短品种,如平韭4号、富韭10号、改良汉中等。5.2种子质量纯度≥95.0%、净度≥98.0%、芽率≥85.0%、水分≤7.0%。5.3整地施肥5.3.1平整土地前茬作物收获后,使用平地机平整土地。平地机作业幅宽3m~4m,机械动力≥80.85kw,配备液压伸缩及激光定位或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按100m长度落差10cm的标准进行整地。5.3.2撒施底肥使用动力≥29.4kw撒肥机按每亩施入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kg、生物有机肥50kg做底肥。机具应符合GB/T20346.1的要求。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366的要求。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规定。5.3.3深耕土地平整后用悬挂翻转调幅铧式犁进行土地深耕作业,机具作业幅宽100-150cm,配套机械动力≥80kw,耕深≥30cm。5.3.4旋耕用旋耕机旋耕1~2遍,使用旋耕深度≥12cm、幅宽250cm的旋耕机,配备机械动力≥62.5kw,作业耕深15cm,耕后土地表面可见土块直径≤2cm。旋耕机械应符合GB/T5668规定。5.4精量播种4月底5月初播种,采用作业幅宽3m的播种镇压一体谷物精量播种机,机械动力配备≥88kw,播种量每亩2-2.5kg,播深1.5-2cm,行距15cm。如果无镇压功能,可使用镇压机进行镇压1遍。机械应符合GB10395.9规定。5.5水肥管理5.5.1滴管带铺设使用与播种机和铺设宽度相适应的滴灌带铺设机,作业幅宽3m。机械动力≥88kw,配备同步安装北斗导航系统。采用出水孔间距20cm的帖片式单眼滴灌带,铺设长度≤50m。每隔60cm在播种行间铺设一条,埋深1cm左右。5.5.2水肥管理播种后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时长2h左右,以土壤全部湿润、土壤不积水为原则。20天后浇第二次水,根据墒情酌情确定第三次浇水。9月上旬-10月中下旬,每20天浇水一次,随水每次每亩追施磷、钾为主的硫酸钾型水溶性复合肥7.5kg。水肥一体化作业应符合NY/T2624规定。5.6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黄韭的虫害以韭蛆(迟眼蕈蚊)、蓟马为主;病害以灰霉病为主。用药防治符合GB/T23416.9规定。5.6.1农业防治播种前进行深翻晒垡,采用轮作换茬,大田养根的地块,第2年不再使用。5.6.2物理防治在韭菜地里每20m2悬挂一块20cm×30cm的黑色粘虫板,诱杀迟眼蕈蚊。5.6.3化学防治使用载重≥50kg无人机飞防作业。韭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施用方法参照附表。农药应用应符合GB/T17997、GB/T23416.9规定。5.7灭茬黄韭干枯萎黄、营养回流根部后,使用刀轴转速2120r/min灭茬机,配套动力≥40kw,以不破地皮为标准,将地上部干枯部位粉碎还田。5.8起根11月底12月初,土壤相对湿度60%开始起根,用132kw动力机械、采掘深度≥25cm、工作幅宽2m的收获机,采挖深25cm,沿种植行距韭菜根底部≥5cm处下犁。作业后根系完整、根土分离、须根疏松、无较大土块。5.9运输用额定载重1700kg、额定功率76kw的叉车将拖拉机集中运输到地头的根叉放到大型运输车上。5.10筛根用自制滚筒式分筛装置将韭菜根与土二次分筛。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HVIA 07-2024 鲜食蜜薯种植与销售全产业链实操工序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0 实施日期 :  2024-12-20

鲜食蜜薯种植与销售全产业链实操工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鲜食蜜薯种植与销售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方式、品种选择、鲜食蜜薯种植与销售全产业链实操工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中南部甘薯主产区春、夏季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DB13/T1418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硒富钼、保水保肥力强,旱能浇、涝能排、土壤pH值在7.5以下。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要求。5种植方式春茬大小塑料拱棚和夏茬露地栽培等2种模式。6品种选择鲜食型品种,如烟薯25、西瓜红、哈密等市场认可度、价值高的,通过国家登记的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7鲜食蜜薯种植与销售全产业链实操工序第一道工序育苗种薯选择采自基质原原种级秧苗。第二道工序冬季暖棚二代扩繁原种级秧苗高剪枝是对冬棚扩繁后采枝蔓的统称,是冷棚扩繁基本母苗。第三道工序暖棚秧畦营养土基本配制每亩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酒红土鹤链霉菌剂20公斤、氮磷钾比17-17-17平衡肥40公斤,深松搭畦,根据棚室实际面积和操作空间设定秧畦。第四道工序育苗硼的基本设备冬季加温的机油燃烧泵、自动淋水机,保温门帘和二膜保湿物资。第五道工序基质原种薯枝蔓药剂防病处理选择健康种薯整齐一致的枝蔓。用2.5%咯菌睛悬浮剂400倍液蘸根或对秧畦育苗圃做喷淋处理。第六道工序种薯育秧秧畦土壤严格防控茎线虫施药种类育秧阶段:采用20%噻唑磷颗粒剂,或滴灌40%噻唑磷水剂每亩1.5~2.0公斤,生产蜜薯时期采用酒红土鹤链霉菌剂1.0~1.5公斤防控线虫和病菌。第七道工序生产级秧苗扩繁的冷棚搭建基本要求高垄搭建平畦,留出通道,棚膜基本厚度8丝(0.08毫米),加固放风设施,设置工作出入简易门、大功率可喷水花撒、滴灌设备。第八道工序冷棚育苗土壤底肥配制每亩腐熟的厩肥4000公斤、平衡底肥50公斤、30%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第九道工序做高垄平畦畦宽1.5~2.0米,畦高30公分,畦长可根据滴灌带走向、冷棚长短进行分段。铺设滴灌带。第十道工序秧畦湮水、喷施除草剂淋水洇湿秧畦3天后,采用90%异丙草胺乳油8~10毫升/亩,对水60公斤,对棚内秧畦进行除草剂封杀除草。注意保湿和通风。第十一道工序定植将枝蔓2个节位,斜插秧畦入土5公分,方向一致。第十二道工序育苗管理高剪秧蔓移栽后,除了浇透水,下一步是进行滴灌施药,以杀菌和增强抗寒能力,可滴灌施入6.25%咯菌睛?精甲霜灵锰锌100毫升+螯合氨基酸400毫升/亩。成活后的秧蔓不能缺水,早中晚三次观察水分蒸发,保持80%以上的土壤湿度。温度白天20~26℃,夜间16~20℃。第十三道工序蜜薯育苗为确保高出苗率,每一批采枝后都要及时补充肥水,保障持续性长蔓,防止秧蔓因脱肥而变得羸弱。30公斤平衡肥/亩滴灌施入,一般繁育一批需要补充肥水2次。第十四道工序健康壮苗标准蔓长≤2.5米,茎粗≤0.7公分,薯块长度≤30公分,结薯范围≤25公分。第十五道工单株薯苗基本要求单株薯苗长度在20~35公分,单株薯苗节位数4~6个;叶片大而浓绿,薯苗倒数第1、第2叶片与生长点齐平;茎叶无病虫害。第十六道工序深耕整地冬前土壤封冻前对耕地进行深翻50公分,深松35公分。早春进行合墒旋地,深松度20公分以上。保证土层松软,颗粒细碎。第十七道工序底肥每亩施用基肥有机肥1000~1500公斤、氮磷钾比10-20-10高磷复合肥50公斤、酒红土鹤菌剂1公斤、酒红土鹤生物菌肥40公斤,随春后松土施入。第十八道工序机械一体化起垄起垄时间:按照播种时间,在播种前3天,同时进行覆膜起垄。使用多功能起垄覆膜机整合其他模块,同时一次性完成施药、施肥、滴灌带铺设、覆膜等多项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顺序是:起垄—混生物菌剂—混土—喷除草剂—覆地膜铺设滴灌带(注意除草剂的顺序不能颠倒)。第十九道工序起垄标准春栽地膜早播鲜食蜜薯垄距80~85公分,垄高25~30公分。露地旱地蜜薯垄距在90~100公分,垄高30~35公分,垄距截面为正梯形,上底宽不小于50公分。第二十道工序地膜选择标准一般选择白色地膜,厚度2丝(0.02毫米),宽幅为100~120公分。第二十一道工序滴灌系统基本标配栽植前组装滴灌系统并放水调试。输水带标配:PE材质,主水带宽6.6公分。滴灌带标配:侧翼迷宫式或贴片式,管径16~20毫米,流量1~2升/小时。水带源头设置过滤器、吸肥器等桶罐基本简易设备。第二十二道工序区域定栽日期春栽地膜鲜食薯栽培时间,一般定植期4月10日开始陆续定植,延续到五月初,常与夏季定植期连接;夏栽地膜蜜薯为5月20日左右(与早春西瓜接茬)。第二十三道工序田间栽植打孔播种前膜上打孔定位栽植。第二十四道工序栽前滴水洇墒薯苗栽植前1~2天第1次灌水,滴灌2~3小时。第二十五道工序栽植方法栽植薯苗茎秆与垄顶水平面俯角为30~35°(平铺栽秧),薯苗入土节位2~3个,栽植后膜口及时用沟内土封压。第二十六道工序栽植密度春栽地膜甘薯栽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夏栽甘薯栽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第二十七道工序薯苗栽前药剂处理栽植前,针对地下害虫,采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水5倍稀释液+10%吡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对水5倍稀释液,深度浸泡种苗基部10公分,处理10分钟,预防甘薯茎线虫病;采用酒红土鹤链霉菌菌剂0.2公斤对水50升,加入细土成微糊状,种苗蘸根,带药泥定栽。第二十八道工序田间浇水薯苗栽植后立即进行第2次灌水,滴灌6~8小时,洇透;一般薯苗生长至20~25天浇一次水,滴灌6~8小时,伏天因天气雨大小而定,及时灌水保证垄内不缺墒。第二十九道工序搭设早春季设施拱棚为抢市场搭建塑料棚膜,棚膜厚度8丝,规模依实际地块,南北搭建。小拱棚种植,塑料棚膜厚度3丝,先小拱棚,后落地地膜覆盖保温。第三十道工序生长中期施肥播种后50天左右,滴灌施用氮磷钾比20-10-30水溶肥20公斤/亩。第三十一道工序病虫防治针对地下害虫,每亩采用30%的辛硫磷颗粒剂1.5~2.0公斤防治;使用方法:防虫药剂分2次微松土施入土壤,或结合起垄时施入土壤,或结合第3次灌水,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2公斤对水滴灌入垄内土壤。第三十二道工序夏季栽培除草剂的选择整好地后,选用内吸传导型芽前封闭除草剂50%异丙草胺乳油12~20毫升/亩,90%异丙草胺乳油8~10毫升/亩,对水60公斤。均采用机械一体多功能起垄覆膜机整合其他模块,同时一次性完成施药、施肥、滴灌带铺设、覆膜等多项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顺序是:起垄—混生物菌剂—混土—喷除草剂—覆黑地膜铺设滴灌带(注意除草剂的顺序不能颠倒)。第三十三道工序苗后除草剂施用时间要求栽植后1~3天(薯苗缓苗期)为最佳化除时期,田间喷施药剂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开高温天气。第三十四道工序旺长化控选用甘薯控旺膨大素,每亩用量40~60毫升,兑水15公斤。茎蔓封垄期70%以上大田植株主蔓长度在40~50公分时要进行第1次化控期,一般需要控旺2~3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化控后4小时内遭遇1小时以上中强度降雨或5小时以上连续小雨时,天气晴朗后需要补喷或重喷。同时注意排水。第三十五道工序第三次施肥氮磷钾比10-5-30高钾水溶肥,滴灌30公斤/亩。第三十六道工序收获前准备杀秧:一般在收获前10天用机械粉碎地上茎蔓。茎蔓粉碎后,在田间晾晒2~3天,清除地膜、滴灌带、残留茎蔓。杀秧作业的质量要求:秧茬高度≤20公分,茎叶粉碎率≥90%,粉碎茎段≤10公分。第三十七道工序专业挖掘机安全收获基本要求专业机械收获挖掘机作业质量基本要求:伤薯率≤2%,破皮率≤3%。第三十八道工序收获及晾晒滹沱河区域,春季采收8月中~9月初,夏季露地11月1日开始陆续采收,在霜冻来临前要完成全部田间收获任务,以防薯块在田间遭受冷、冻害。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机收地下薯块,收获的薯块在地面充分晾晒3小时。第三十九道工序贮藏薯块的基本要求无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无冷害冻害,然后再进行分装转运。第四十道工序安全贮藏早收甘薯要做到随收获随销售,以销定量,高温天气薯块容易发芽,影响甘薯品质和外观商品性。低温储备库储存鲜食蜜薯保障生产质量的设备之一。第四十一道工序窖藏甘薯的温湿度要求窖内容积的限定存量以不超过总体积的60%为宜,窖内要留足通风换气空间。窖藏温度控制在10~14℃,湿度控制在85%~90%。第四十二道工序高品质销售的决定因素专业化的产业体系专家团队支撑、科学种植技术方案、农残检测报告、绿色品牌商标,糖化后蜜薯测糖达到9~11%的标准,才能发给客户或直播销售。第四十三道工序收获鲜食蜜薯到上市“四必须”必须农残检测、必须糖化期测试达标、必须分级、必须有品牌标识,做好上市包装前准备。第四十四道工序糖化期糖化7~10天后,测糖基本参考数值。不同品种烤熟测糖参考值品种名称制作时间测糖(干物质)基本数值烤箱空气炸锅烤箱蒸熟烟蜜40~6040~6021.5~32.021.0~28.0西瓜红70~8070~8021.0~28.018.0~20.0哈密80~9080~8521.0~30.021.0~27.0第四十五道工序分级基本要求分级果重/克市场目标小果50~150网上直销中果150~400直播网上销售和高端团购超市生鲜市场直供大果400以上批发市场第四十六道工序包装物料要求可承受基本运输磕碰的瓦楞纸箱、基本长度的网套。第四十七工序纸箱制作五层特硬瓦楞纸,尺寸29×18.5×14.5公分,承担2500克重量,13公分网套。第四十八工序签约快递、运输、装车说明书、烤制基本要领、检测报告和售后客服电话一并装入消费者购买箱中。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6 条记录,每页 15 条,当前第 1 / 1 页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     转到第   页  
Baidu
map